北京混凝土认证制度是众多质量认证制度之一
发布日期:2022-10-29 浏览次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资质办理快速响应热线:4006-054-001 微信:15998557370
港珠澳大桥作为广东、香港、澳门三地政府共建共管的项目,其项目管理的最大特点就是融合三地的法规和技术要求,项目的质量管理也不例外。混凝土认证制度是众多制度之一,也是欧美地区工程界常用的产品认证制度。港珠澳大桥混凝土用量巨大,对质量的影响无疑举足轻重。而粤、港、澳三地对此有不同的管制方法。为此,港珠澳大桥在前期就进行大量的调研工作,从而确定了从香港、澳门地区引入混凝土认证制度,并结合项目的技术特点对该制度进行本地化改造与应用。
一、认证制度应用现状
copyright dedecms
混凝土认证制度实际是一种产品质量认证制度,是由具备资格的认证机构,依据规定的产品标准、要求和流程,对申请认证的产品进行工厂审查和产品检验等,对符合条件要求的,通过颁发认证证书以证明该产品符合相应标准要求的制度。这种制度首先是在欧洲率先启动。1989年由欧盟发布89/106/EE法令,要求混凝土、钢筋等需要进行合格认证。其中BS EN206-1(混凝土的规范、性能、生产和合格)就是关于预拌混凝土的标准要求,所有欧盟国进口或使用的预拌混凝土都必须满足该要求,且混凝土供应商必须出示符合该标准的证书方能进行相关的供应活动。 本文来自织梦
我国的产品认证统一由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管理。1991年,香港政府发布“混凝土生产及供应计划(Quality Scheme of Production and Supply for Concrete,QSPSC),并且相应的建筑法令强制规定政府投资的项目,只要使用的混凝土超过1立米,则混凝土必须来自通过QSPSC认证的搅拌站,此项规定简称混凝土认证。目前,大陆地区关于强制性的仅限于电子产品,有关预拌混凝土的认证尚属空白。 dedecms.com
二、认证制度产生背景
(一)项目高品质需求与供应质量不均衡。
港珠澳大桥工程全长55公里,是含桥、岛、隧为一体的大型基建工程。其中主体工程长达29.6公里,含22.9公里的海中桥梁和6.7公里的沉管隧道。主体工程的结构物均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其混凝土用量超200万方。港珠澳大桥是一项跨海工程,其主体结构的混凝土要求极高,采用高性能海工混凝土,并且要求混凝土结构满足120年使用寿命要求。同时该项目推行“大型化、工厂化、标准化、装配化”施工方法,各承包人在中山、新会、珠海都设置了大型构件预制厂。施工过程中不仅使用陆地上的混凝土搅拌站,还有海上搅拌船。经统计,大桥主体工程的混凝土均由四大施工标段9个工区共19个搅拌站(船)供应。各搅拌站所属的工区不同、单位不同,管理模式也不尽统一,搅拌站的生产控制能力不均衡,混凝土质量参差不齐。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二)各地区技术标准与管理方式不尽相同。 本文来自织梦
港珠澳大桥为三地合作项目,社会关注度高。大桥结构复杂,大型构件非常多,一旦发现混凝土不合格,其返工或报废的代价巨大,造成的影响也难以估计。故大桥的建设者和管理者对混凝土的质量一直高度关注,并全面借鉴国内外的混凝土预控方法保证质量。除了执行中国内地“施工单位自检一监理监督一政府检查”质量保证体系,还借鉴香港、澳门关于预拌混凝土的管制方法,引入混凝土认证制度。由于香港、澳门地区的混凝土认证制度都是针对商品混凝土搅拌站,相关条件或要求也是根据香港、澳门地区特有的技术标准和管理法规制定,与国内的混凝土生产要求以及港珠澳大桥的混凝土技术标准均存在差异。例如,三地对混凝土原材料试验检测方法、检测设备都不一致,对试验室的资质要求不同,对混凝土送检频率也不一样。为了能达到与香港、澳门地区同效的预拌混凝土管理力度,又同时符合港珠澳大桥的项目管理及专用技术标准,大桥的管理者对港澳地区的要求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形成了具有港珠澳大桥特色的混凝土认证制度。 内容来自dedecms